MUS Talks 讲座回顾 | 与缪斯女神的对话:约·塞·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的小提琴与键盘奏鸣曲
MUS Talks第十期讲座于4月21日晚成功举行。本期讲座,我们有幸邀请了学院钢琴与键盘学部Prof. Michael Tsalka,与特邀嘉宾小提琴演奏家张子提,为我们介绍小提琴与键盘奏鸣曲在巴洛克、古典和早期浪漫时期的演变。


Prof. Michael Tsalka
Prof. Michael Tsalka是一名钢琴和早期键盘演奏家,现任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助理教授。他先后在以色列、德国和意大利学习,2008年获得早期键盘演奏和室内乐硕士学位、钢琴演奏博士学位,并曾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赢得了许多奖项。张子提是一位旅美青年小提琴家。他本科毕业于茱丽亚音乐学院,并于2017年取得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目前任教于青岛耶胡迪梅纽因学校,同时持续于中国、日本等地举办个人音乐会与大师班课程。

张子提
MUS Talks 第十期中,二位带来了题为《与缪斯女神的对话:约·塞·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的小提琴与键盘奏鸣曲》的讲座,从巴赫创新的Obbligato大键琴和小提琴奏鸣曲,谈到舒伯特D. 974的A大调大奏鸣曲,为同学们揭示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的小提琴与键盘奏鸣曲中藏着的秘密。
巴洛克时代有许多小提琴独奏的例子,在这些作品中,小提琴的单旋律或单音由一个或两个低音乐器来支持。这些乐器的作用不仅是演奏低音线,还是和声的填补和实现。早在17世纪就已经有了这种类型的早期奏鸣曲。在这些作品中,小提琴的歌唱性和抒情性通过谱面标记凸显出来,这预示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长协奏曲快板的发展。随后,Prof. Tsalka为我们演奏了科雷利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开篇。作曲家借鉴了意大利歌剧传统,通过频繁的速度变化表达了作品的戏剧性。

讲座现场
早期意大利音乐模式在17世纪末跨越阿拉伯进入德国、英国和法国,并被巴赫所继承模仿和修改。当时大多数室内乐奏鸣曲都有四个乐章,其中三重奏奏鸣曲是室内乐的主要形式之一,通常由旋律对位的小提琴,加上实现低音连续的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巴赫在其大键琴加独奏乐器的奏鸣曲中做出了创新,把键盘从持续伴奏的填充功能中解放出来,与小提琴独奏形成真正的伙伴关系。为了解释这一点,Prof. Tsalka与张子提为同学们合奏了c小调奏鸣曲的片段。Prof. Tsalka提出,第一乐章是一个缓慢的、极富表现力的乐章,巴赫给了小提琴极长的抒情线,并加入了许多音乐意象,以高超的技艺,写出了一个高度动人的旋律。
17世纪60年代在维也纳、伦敦和巴黎出现了第一台钢琴,其上音区细腻但单薄,而小提琴坚定有力的歌唱性恰好是对于这部分的丰富。莫扎特的早期木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就遵循了这一模式。Prof. Tsalka与张子提为同学们合奏了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301,并对其中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部进行做出了解释。

合奏现场
最后,Prof. Tsalka提到了舒伯特,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非常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并且大胆地在两位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本期MUS Talks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感谢前来演讲的老师们,以及积极参加并悉心聆听的同学们,我们下学期再见!

讲座合影
(文案:李毅然,学勤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