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非遗:流动的文化符号——我院音乐学学部师生湘西采风之行圆满结束

走出校园,在巍峨的群山之中,深藏着另一副文化图景。我院音乐学学部师生在5月18日-23日的采风活动旅程中,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双凤村,探访土家族摆手舞、哭嫁歌、打溜子等非遗项目,在歌声与鼓点中,触摸土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双凤村在千百年来遗存着土家族的民族语言、音乐、建筑等珍贵史料,因此被民俗学家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走进双凤村,拦门歌的习俗将同学们拉到了浓郁的土家风情之中,梯玛仪式与毛古斯舞蹈直观地展现了土家族的宗教信仰和历史风情。



拦门歌、梯玛仪式和毛古斯舞蹈
在村口的摆手堂中央,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彭书珍以鼓点为信号,带领村民围圈而舞。不同于现代舞蹈,摆手舞的每个动作都源于生活,并与时节紧密联系,例如“打粑粑”一类的农业劳动动作,或是“打蚊子”“抖虱子”一类的生活动作,都以身体语言复现农耕和生活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摆手舞是以邀约的形式进行,发起人用土家话吆喝后,加入的人也会用土家话回应,循环往复。谈到摆手舞的动作细节,传承人彭书珍老师提到其基础动作“摆手前进”都是顺手顺脚的模式,这是由于在盘山公路修建起来之前,土家人上下山都需要顺着同一方向攀着悬崖行进,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舞蹈中的身体语言便在这种极端的生活条件下被塑造出来。

摆手舞
哭嫁歌同样是土家族的非遗项目之一,源自过去时代土家女出嫁时家人不舍的送别对话。即使听不懂土家话,传承人严水花老师生动的演绎仍然将同学们代入了离别的悲伤氛围。哭嫁歌有非常丰富的唱词,不同身份的哭嫁人对出嫁女子的嘱托和关切也各不相同。各人各调,形成了多声部的旋律。其歌词既包含历史传承下来的,也包含现场即兴的。传统哭嫁歌注重押韵,是宣泄真实情感的抒情性歌谣。以前土家女自小接触承载着土家族婚恋观念的哭嫁歌,用歌来把自己塑造成为温顺的妻子。当代社会女子婚姻观念的转变导致目前哭嫁歌面临着传承困境。
除了摆手舞和哭嫁歌之外,打溜子也是土家族特色之一。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的碰撞描绘出了《古树盘根》的宏伟情景;也能生动地模仿出动物的声音,表现出《八哥洗澡》的有趣形象。非遗传承人宋光林老师跟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打溜子的乐器,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教学经验,以及头钹和二钹的演奏方法,指导大家学习了简单的敲击技巧,并提供了相关的珍贵谱例资料。由过去传承至今的“老曲牌”大约有几十首。各地区类似的打击乐组合的具体演奏方法不尽相同。


上图:哭嫁歌;下图:打溜子
在观赏完精彩的演出后,同学们有幸与叁位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这次难得的对话,让大家对土家族传统艺术形式——打溜子、哭嫁歌和摆手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非遗传承人宋光林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了打溜子的历史渊源,这种由四件乐器组成的打击乐合奏,不仅是土家族节庆活动中的重要表演形式,更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在谈到哭嫁歌时,传承人严水花老师描述了这一独特婚俗背后的文化意义。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摆手舞的现场教学,在传承人彭书珍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这种充满韵律感的舞蹈,感受到它不仅是娱乐方式,更是土家人记录生产生活、传递族群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次交流,同学们也真切体会到了这些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我院师生与非遗传承人交流
双凤村采风结束后,同学们还探访了老司城博物馆及其遗址,进一步增加了大家对土家族文化的了解。

我院师生在老司城遗址
学生活动感想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音乐学学部组织的采风活动,走进湘西土家族,一切就如同在书本上看到的那么熟悉,又远比文字描述和新视频资料更加鲜活动人:打溜子密集的击打声中,头钹、二钹紧密的对话,还有勾锣灵动的尾音;哭嫁歌中颤动的尾音、湿润的眼眶;还有毛古斯,杖鼓舞,摆手舞等等……一个个音声符号不断丰富着此次湘西之情,让我透过音乐和舞蹈感受到土家族独特的历史及文化。对于我来说,这些鲜活的民间艺术同时还交织成了我与学部珍贵的记忆。这不仅是一次专业学习,更是我与音乐学学部的同学和老师们再次一起触摸文化脉搏的温暖旅程。期待下次出发!
——黄希腾 2022级本科生
这是2023级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第一次参与采风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亲身参与到田野调查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到获取资料的途径与关键——“用脚步丈量真实”并丰富如何提取知识点的经验。采风不只是用相机和录音来收集材料,更要用亲身感受并尊重现场,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并学习才能真正触摸到文化的温度。
——陈思宁 2023级本科生
这次采风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曾经在书本中读到的文字,经过长途跋涉后化作眼前真实的景象时,所带来的震撼与触动。我认为,这次采风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丰富的文化细节,更以其深刻的教化作用,让我们对知识、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知。
——柯楠 2023级本科生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音乐学学部采风活动,非常荣幸与学部的同学们在学长和苏扬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深入湘西土家族,了解不一样的文化、习俗和地理风貌。不同于前几次跟随张老师的采风活动,这次我自己挑起了采访的任务,和各位非遗传承老师们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采风过程中,学习仗鼓舞好像加入了土家打糍粑、防外族抢糍粑的队伍,充满力量;观赏哭嫁歌好像亲临土家女出嫁现场,潸然泪下。采风的种种经历始终历历在目,非常期待下次的学习之旅。
——吴双 2023级本科生
(文案:陈思宁、吴双、柯楠 音乐学院2023级本科生;摄影:黄希腾 音乐学院2022级本科生,陈思宁、吴双 音乐学院202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