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音乐会第十九期《Chronicle of Acoustic Relics 墟声纪》

沙龙音乐会系列由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作曲理论学部主办,承继初心,以每期不一样的主题向校内师生和校外爱好者系统地介绍和推广现当代音乐。3月19日(周三)19:30,第十九期沙龙音乐会《Chronicle of Acoustic Relics 墟声纪》将在我院364会堂举行。
“墟声纪”聚焦现当代音乐中那些被时光淬炼的声响碎片,是一场以历史为脉络,跨越不同空间的音乐对话,音乐会以“废墟”为隐喻,邀请听众潜入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声音褶皱,感受作曲家如何以音符重塑记忆、历史与存在的回响。《玛丽宫》(Palais de Mari)是莫顿·费尔德曼(Morton Feldman)晚年极简主义代表作,这部作品以静谧的重复音型与微妙的音色渐变,构筑一座声音的“记忆迷宫”——音符如风化砖石般悬浮、剥落,在近乎静止的时空中折射出永恒的诗意。比亚特·福路(Beat Furrer)《旋律》(Melodie)是2022年ARD音乐比赛的委约作品。福路以两套独立记谱系统(发音与指法)解构长笛的极限可能。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降E大调圆号奏鸣曲》(Horn Sonata in E-flat)以严谨对位与抒情旋律交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构巴洛克遗风,圆号如青铜器般浑厚的音色与钢琴的棱角碰撞出冷峻的浪漫。海托·维拉-罗伯茨(Heitor Villa-Lobos)《巴西风格巴赫组曲》第四号(Bachianas Brasileiras no.4)展现巴西丛林与巴洛克赋格的魔幻共生。维拉-罗伯茨以巴赫的复调骨骼注入亚马逊雨林的巫术节奏,钢琴化作羽蛇神般在圣咏与狂欢间游走,殖民与本土的音墟在此重生。我院高平教授的作品《传奇》(Legend)以大管的低语与钢琴的颗粒感音簇编织出东方水墨式的叙事——传说在即兴与记谱的裂缝中坍缩,古老音程与现代和声对峙,恰似一场未完成的文明考古。
当传统乐器的物理性被解构,当文化基因在音符中变异,我们如何从废墟中辨认人类精神的踪迹?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听觉的历险,更是一场声音的考古现场——让那些被遗忘、被撕裂、被重组的音声遗骸,重新诉说文明的褶皱与伤口。
【时间顿补迟别&补尘辫;罢颈尘别】
2025年3月19日(周三) 19:30
Mar. 19, 2025 (Wed.) 19:30
【地点痴别苍耻别】
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
教学楼364会堂
Auditorium 364, Teaching Building
School of Music, CUHK-Shenzhen

免票入场
校外观众请提前扫码填写入校报备表
(校内师生无需提交)
节目单 Programme
1.
莫顿·费尔德曼 Morton Feldman(1926-1987)
玛丽宫 Palais de Mari(1986)
钢琴:金卓晟
Zhuosheng Jin, piano
2.
比亚特·福路 Beat Furrer(1954- )
旋律 Melodie(2020)
长笛:林笑语
Xiaoyu Lin, flute
—— 中场休息/Intermission ——
3.
保罗·欣德米特 Paul Hindemith(1895-1963)
降E大调圆号奏鸣曲 Alto Horn Sonata in E-flat(1943)
圆号:罗伯特·凡特;钢琴:保罗·布里托
Robert Fant, horn; Paulo Brito, piano
4.
海托·维拉-罗伯茨 Heitor Villa-Lobos(1887-1959)
“巴西风格巴赫组曲”四 Bachianas Brasileiras, no. 4(1941)
钢琴:保罗·布里托
Paulo Brito, piano
5.
高平 Ping Gao(1970- )
传奇 Legend(2014)
大管:莫班文;钢琴:高平
Benjamin Moermond, bassoon; Ping Gao, piano
—— 演后谈/Post Concert 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