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 Talks | 键盘上的奇迹——马太演奏法中的钢琴技术基本逻辑
音乐的魅力是音乐家创造的成果,是音乐欣赏者探求的奥秘。MUS Talks 系列讲堂旨在提供一个持续性的分享平台,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在此分享学术界对于当今音乐的最新动向与研究成果,传播全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提高艺术与学术水平的同时能从中收获触类旁通的灵感,努力践行“精于艺,博于文;志于道,成于行”的精神与理念。
为庆祝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建校十周年,MUS Talks 第二十期,我们有幸邀请了学院钢琴与键盘学部副教授、著名钢琴家徐洪主讲,学部讲师张越博士主持,与大家探讨马太演奏法中的钢琴技术基本逻辑。

讲座主题:键盘上的奇迹——马太演奏法中的钢琴技术基本逻辑
语言:中文
主讲人:徐洪教授
主持人:张越博士
时间:2024年4月27日(周六)19:00
地点:音乐学院教学楼102阶梯教室
讲座报名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仅限校外访客,校内师生无须填写
讲座摘要
托拜尔斯·马太(1858-1945)对于广大中国学琴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然而在世界钢琴教育史中,处于19至20世纪交汇的马太是一位奠基性人物,是一位里程碑式的教育者。他是史上第一位将前臂旋转这一概念运用到钢琴上的学者,他也同时是将手指学派和重量学派的矛盾点讲清楚、并解决其冲突之人。
马太用他独树一帜的语言和逻辑解释了钢琴演奏的基本逻辑,让我们可以对不同学派、不同技术诠释加以区分。学会了马太,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永不偏航,再吸收其他人的知识时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马太告诉我们钢琴演奏几乎是全跳音的弹法起初让人为之吃惊,但听完他讲的逻辑之后,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理论具备严丝合缝的道理,不得不叹服他的思考能力。正如朱莉娅音乐学院已故教授乔治 ·桑多儿(Gyorgy Sandor)所说,钢琴演奏看似千变万化,然而根本上却是用一些少数的动作及发力方式所完成的。我们需要理解的只是如何运用这些特定的动作罢了。马太可以教会你这些弹法。
马太说钢琴演奏的技术绝大部分是看不见的,所以当我每每听到学生说我从录像上模仿了某某大钢琴家的演奏时,我也不禁莞尔。钢琴技术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加深巩固的技术。我们不缺用功的学生,肯花时间的学生,然而,钢琴技术也是一门逻辑的技术,我们需要从根本上理解它,我们才能够使得练琴所用的时间更有效的发挥出来。
这场讲座讲的便是你从未听过的钢琴技术。
演讲者介绍
徐洪
徐洪,现任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副教授、国际钢琴演奏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认证中心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新西兰国际钢琴艺术节艺术总监。他曾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伊斯曼音乐学院和茱莉亚音乐学院。作为Honens、Bachauer、Hilton Head等国际比赛获奖者,他曾师从蒋立平、汉弗雷斯、罗文泰尔、麦克唐纳、杉农等诸多教授,被纽约时报称为“拥有辉煌技巧,敏锐的洞察力,并有着无限潜力的中国钢琴家!”
他曾与诸多世界一流大师合作演出,如:阿什肯那齐、普列特涅夫、塞刚、马克·艾尔德爵士、列夫斯基等,并应伦敦爱乐乐团、哈雷交响乐团、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邀请在国内外进行巡回演出。此外,他还与诸多世界着名团体合作,如:叠叠颁管弦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葡萄牙国家交响乐团、美国罗切斯特爱乐乐团、加拿大卡尔加里爱乐乐团、马其顿国家爱乐乐团以及北京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他的演奏“足迹”遍及世界,如: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中国香港文化中心、中国台北两厅院、皇家节日大厅、巴比肯中心、威格摩厅、肯尼迪中心、卡内基音乐厅、蒙特利尔艺术中心、首尔国家艺术中心等。
2010-2023年他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所教学生成绩斐然。他所组织的徐洪武音钢琴公开课受到了各方好评。作为一个演讲者,他曾多次在国内外各地举办讲座、大师班等,其中包括: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奥柏林音乐学院、旧金山音乐学院、伦敦圣叁一音乐学院、纽约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台湾艺术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他在每年夏季执教于意大利阿尔玛菲国际钢琴音乐节,而他在冬季则担任新西兰国际钢琴音乐节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