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 Talks | 泉州南音的核心实践逻辑与南音文化影响下的多元音乐创作
音乐的魅力是音乐家创造的成果,是音乐欣赏者探求的奥秘。MUS Talks 系列讲堂旨在提供一个持续性的分享平台,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在此分享当今音乐及学术界的最新动向与研究成果,传播全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学生在提高艺术与学术水平的同时能从中收获触类旁通的灵感,努力践行“精于艺,博于文;志于道,成于行”的精神与理念。
MUS Talks 第十六期,我们有幸邀请了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余忠元主讲,学院作曲理论学部讲师虞鹏飞主持,探讨泉州南音的核心实践逻辑与南音文化影响下的多元音乐创作。

讲座主题:泉州南音的核心实践逻辑与南音文化影响下的多元音乐创作
语言:中文
主讲人:余忠元教授
主持人:虞鹏飞老师
时间:2024年1月9日(周二)19:00
地点:音乐学院教学楼102阶梯教室
讲座报名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仅限校外访客,校内师生无须填写
讲座摘要
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泉州南音,其歌者声腔锐利的“顿挫”与各器乐声部“骨肉相生”的紧密对话、互动关系,共同组成了南音的“核心实践逻辑”,紧紧牵动乐人的展演意识与文化认同。而当代与南音文化相关的音乐创作——包含最大程度坚持南音风格本体的“南音新作”与其他引用、转化南音元素以服务于自身创作意识的“非南音”音乐作品——各自选择了相当多元的维度切入南音的音乐与文化特征,也以不同姿态与定位融入当代社会的生活脉络中。本期讲座的主要关注点将集中在:南音的核心实践逻辑“如何”或“是否”作用于上述的新创作中,以及身为南音“局内人”或“局外人”的创作者如何诠释“南音味”并转化或剪裁南音的音乐与文化特征,将是演讲者主要关注的议题。
演讲者介绍
余忠元 教授
余忠元,1984年生于中国台北市。2007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作曲师从金希文教授;2015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音乐系大师生文凭班,师从作曲家Walter Zimmermann、Marc Sabat与Anton Safronov;现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班,师从郭文景教授;同时任教于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2013年起接触泉州南音,并于泉州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大量近距离观察南音的契机,与将其核心元素转化为音乐作品的经验——如弦乐四重奏《风乍起》、管弦乐《歌声之谷》、混声合唱《梅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