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滨颁惭颁》狈辞.1:电光火石之间的音乐盛宴

前言:ICMC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举办期间,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的 5名同学组成了学生媒体团,穿梭于大会的各个角落,体验了这场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音乐科技融合创新国际盛会。《看见ICMC》将为大家带来同学们的ICMC见闻,揭开学生视角下的大会样貌。
10月15日,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滨颁惭颁)在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拉开序幕。开幕式音乐会上,我们记者团成员坐在观众席上,感受了十位作曲家为我们带来了八个形式各异的精彩节目。其中,有将中国传统乐器竹笛、小提琴、弦乐四重奏等乐器和电子音乐相结合的作品;有利用红外线、磁场等设备感应表演者手势并及时给出声音回馈的装置;有通过特殊础笔笔制造的声音,也有仅仅通过电影般眩目的播片就能精准抓住观众情绪的节目。这些新奇、先锋的精彩节目,在电光火石之间给予了我们极大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堪称是一场感官盛宴。

ZHANG Xiaofu: Le Chant Interieur for EA Music and Flute
Bamboo flute: WENG Ruofeng

Lidia Zielinska: Threesome_C
Violin: HE Shucong/GUO Jiahe, Viola: YANG Liuyin, Cello: ZHANG Fange
早在开幕式音乐会开始前,观众们就纷纷表示了对计算机音乐这种较新的音乐方式的好奇。我们中的一员,学生记者张婉儿采访到一位大会观众:“计算机音乐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中有非常多可以带来音乐冲击力、表现力的触发装置。”

大会观众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
为了满足许多观众对音乐发声装置的好奇心,我们特别对后台负责安装、调试装置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工作人员陈曦对我们介绍到:“安装调试这些设备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计算机音乐的真正核心是严格的作曲支撑,最重要的还是作曲家的创作过程。”

工作人员陈曦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
那么,作曲家是如何利用电子装置制造声音进行表演,又是如何表达他们的思绪的?
我们记者团中的林樱同学有幸对本次音乐会的作曲家,也是表演者之一的Pamela Z女士进行了采访。她运用手势和特制装置来控制电子音乐的声音,并将她的呢喃声,通过电子化处理后与装置发出的声音结合在一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介绍到,她的特制装置与我们手机里的各种传感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装置通过超声波和红外线,与她手上带有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电磁计的装置进行感应,并结合她收集的声音样本和现场的人声,最终完成节目的呈现。Pamela Z女士表示,“我的灵感来自于人用各种语言说话的声音,我将这些声音的旋律性、节奏性都收集在一起并进行创作。不同作曲家有不同的创作想法,而我的作品并不是要传递某种特别的信息,而只是传递纯粹的音乐本身、声音本身。”

Pamela Z 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
在音乐会的现场,我们也遇到了专程来参加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的外国友人们。其中,一位被访者是喜欢了笔补尘别濒补很久的粉丝,也是正在学习计算机音乐的参会者,她对我们说:“这场音乐会是非常伟大且值得一听的;来参加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且已经从这次大会中获得了许多崭新的视角。”

外国友人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
开幕式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震撼,同时也激发了作为学生的我们对计算机音乐的好奇心。我们不禁想,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发展,又该怎么做呢?
2023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主席、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副院长金平教授给了我们解答。他表示,以前计算机音乐的门槛非常高,但因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学习计算机音乐变得更容易了。金教授提到,入门计算机音乐首先需要实践,比如我们可以从一些商业化的软件入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计算机音乐的创意。在采访的最后,金教授对我们说:“这次的音乐会着实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盛宴”。虽然这个词很俗,但这次大会邀请了世界顶级的计算机音乐艺术家,带来了最好的计算机音乐作品,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计算机音乐技术,展现了丰富的计算机音乐效果。”

金平教授接受学生记者团采访
金平教授的分享深深触动了作为学生、作为观众的我们。这次的开幕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了未曾有过的新奇感受,也让我们发现了音乐创作的更多可能。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大会的启示,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计算机音乐创意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在中国深圳这片土地上萌芽,中国计算机音乐也势必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