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次参演2023北京现代音乐节“《落花天》——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
5月25日午后,备受瞩目的“《落花天》——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上演。作为国内音乐学院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员,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在创立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高速发展,紧跟着中国当代音乐发展的前沿。今天,这所年轻的学府第一次登上北京现代音乐节的舞台,以12部涵盖了20世纪以来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向国内外关注现代音乐的观众集中展现它近两年来取得的卓然成绩。

观众不难感到本场演绎的每首作品都经过了充分的考量和精致的打磨。演出方选择以隽雅精致、编制灵活多变的室内乐作品为主,在风格上也展现出广泛的时空跨度。如此精心设计的选曲,立足于现代音乐的广阔面向,既充分展现了音乐家们多方面的高超素养,也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听觉体验。
音乐会的开场曲目选择了英国作曲家大卫·希思(David Heath)的作品《从黑暗走向光明》(1997),打击乐演奏家余乐精彩绝伦的演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在这部为打击乐和钢琴创作的作品中,作曲家将放克节奏、先锋音乐和极简主义加以融合。整首作品借助律动与音势的变化,构建起由零散、晦暗到紧张、澎湃,最后复归静谧的音响进程,模糊了演奏者与听众、键盘乐与打击乐之间的界限,展现出了现代音乐对声音效果前卫的思考和设计。

余乐
紧随其后的是康斯坦丁诺斯·西法基斯的《莫名》和罗伯特·穆钦斯基的《长笛和双簧管的二重奏》(翱辫.24)。两部作品均由多个创意化、碎片化的音乐片段组合而成,每个片段都由特定的乐思一气呵成地发展开来,不同分曲之间风格、气质的差异十分跳跃,似乎并不遵循既定的章法,堪称别具一格。长笛手伍美霖在这两首作品中表现出无可挑剔的音色表现力,精确地捕捉了作品中不断变化的风格气质。

伍美霖(左)、杨莹(右)

方楷淳
男高音戴宸和男中音任廷分别带来一首艺术歌曲与一首咏叹调。戴宸的音色细腻温柔,又不失戏剧性的张力,展现出一位抒情男高音优秀的艺术素养。拥有丰富的求学与演出经历,任廷的艺术处理显得更为成熟。他选择了两首情感气质截然不同的作品,一则热烈而奔放,一则感伤而深情,展现出了极为丰沛的情感力量。两位歌唱家的演唱实现了戏剧张力、情感表现与歌唱技巧的高度平衡。

文茗(左)、戴宸(右)

文茗(左)、任廷(右)
叶小钢的钢琴独奏曲《落花天》由意大利钢琴家爱德华多·图比尔演奏。落花天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经典意象,它意味着时节的转迁,承载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思念,与人们最朴素也最深沉的情感相牵连。叶小钢笔下的《落花天》也充满了诗文般的隽雅,和声色彩细腻多变,颇有印象派音乐的意趣,又融入了广东音乐的气质和神韵。爱德华多·图比尔的演奏凝练而含蓄,浓墨淡彩恰得其宜,表现出对于中国音乐风格和气质独到的理解与诠释。

爱德华多·图比尔(Edoardo Turbil)
接下来,音乐家们进一步展现了现代音乐中的多元风格。羽管键琴演奏家迈克尔·萨尔卡带来了匈牙利作曲家里盖蒂的《匈牙利摇滚》,小提琴家张精冶和钢琴演奏者冯晓琳演绎了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的《兄弟》,两位东欧作曲大师的作品,无论在风格还是语言上,都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听觉体验。

迈克尔·萨尔卡(Michael Tsalka)

张精冶(左)、冯晓琳(右)
下半场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李子傲的新作品《前奏曲与赋格:湘绣》。这位青年作曲家对于民间素材精妙的化用能力和个性鲜明的复调写作是令人惊叹的,前奏曲以灵动的织体和色彩化的和声营造出古老、遥远而自然的氛围,钢琴家张越的演绎格外生动精彩。赋格从一个具有湖南民间音乐风格的主题开始,诙谐而跳跃,随着主题的展开,织体和节奏的层次逐渐加厚,在前奏曲构建的氛围中,音乐叙事徐徐铺开。李子傲用娴熟的现代音乐语言将家乡湖南的民族音乐加以个性化的表现,传达了当代青年人对于乡土独特的情感与记忆。

张越(左)、文茗(右)
最后,女高音周旎以阿尔班·贝尔格创作的《早期七首艺术歌曲》为整场音乐会划上了句号。在这些艺术歌曲中,我们既能听到德语艺术歌曲大师如舒曼和勃拉姆斯的影子;又能清晰地感到,这位青年作曲家已经走向了新音乐语言的边缘。这种风格既非浪漫主义,也非“无调性”,而更像二者的结合体、一种转变中带有独特个性的过渡形态。周旎的演绎富有感染力,对音乐中情感的表达深沉而不浮夸,带有抒情、内省的气质。

周旎
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代表团的演出为北京现代音乐节的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青春的色彩,音乐家用独到的音乐诠释和高超的音乐素养征服了在场的听众。从初创到崭露头角,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所学校俨然以后起之秀的姿态,向着一流音乐学院的方向蓬勃发展。正是京城好风景,落花时节欣逢君。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在创院院长叶小钢的带领下,天美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深圳)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将给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

演出合影
文章转载自